喘息计划

喘息计划项目服务对象是特殊家庭老年人中的老养残家庭,通过对老养残群体的实地调研,评估建档,从他们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喘息”陪伴等服务,帮助他们得以身心的暂时修整,以更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的重压。

项目介绍

          



支持特殊家庭尤其是老养残家庭恢复生活常态。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千年之前,便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老年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绝大多数老年人都过上了安乐的生活。但在一些角落里,却还有一部分老人,年岁已高,身体孱弱,却不得不依然承受着生活的重压。

72岁的穆奶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但辛苦了一辈子的她却依然一天也不敢休息。这一家里,除了她,还有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伴,一级残疾的儿子和年幼的孙女。

为了多挣点钱,穆奶奶咬牙种了6亩山地。虽然收成不多,但这也是一家人生活的保障。天不亮起来生活做饭,白天在地里忙活,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来以后还得继续照顾一家老小。

穆奶奶说,她不敢歇,不敢病,更不敢想以后。

我们在实地走访中,还遇到过这样一位老人。

2018年,年过八旬的宋桂英老人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意外的事儿。不顾家人的反对,倔强的她从一直赡养她的儿子家搬了出来,在村口菜地里建了个简易的彩钢小房“另起独灶”。

而这件事儿的源头,是因为她的大儿子得了脑梗十多年,在2018年病情突然加重,生活无法自理,而多年的求医不仅让大儿子一家花光了积蓄,连仅有的住房也没能保住。不忍儿子受罪的老人,毅然决定帮他扛起这个沉重的担子。

老人说,“在外面过不下去就得回家,他娘活着,他的家就在。”

“娘活着,家就在。”简单而朴素的话语里,却又透露出了多少的心酸和无奈,这也是这一群特殊家庭的共同心声。

因为子女残障或长年患有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身为父母不得不全年无休的照顾他们。巨大的生理、心理、舆论或是经济的压力之下,“孤独、痛苦、无助甚至是恐惧”,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常态。

除了子女残障,因为失独、长期空巢等特殊原因,这一特殊群体老人的数量还要增加。

2020年6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并预测,中国将在 2022 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

而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特殊家庭的老年人群体,几乎占据了老年人总数的20%,在部分农村地区,这一比例还要更高。

就北京地区而言,失独、子女残障、空巢等原因导致的特殊家庭老年人群体就有近100万人。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特殊家庭的养老及帮扶诉求日益凸显。

本该含饴弄孙,乐享天伦,但对于这些特殊的老年群体而言,生活却充满艰辛。这些有着特殊境遇的群体,处在“中国式养老”中最寂寞、最脆弱、最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作为一家横跨养老助残两大领域的服务机构,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也在不断探索和践行特殊家庭尤其是特殊家庭老年人的服务工作,文中的宋桂英老人和穆奶奶都是我们长期帮扶的对象。

2019年,我们带着13位身处困境老人一起来到了北京,看世园会,逛故宫天安门,让他们可以好好的歇一歇,可以对生活多一些希望。

老人们说,“好多年都没这么高兴过,这辈子值了。”

喘息计划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我们将为这些特殊家庭的困难或老年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他们在长年高压的生活中,得以有一点点“喘息”的时间。


喘息计划